Friday, December 25, 2020

2020給投資者的一封信 (恆時基金)

2020是個複雜的一年。在手套股的帶動下,基金的規模本來以數倍增長,帳面利潤也超出過往十年的總和。但,隨著下半年手套股的回調,加上中間失誤的抉擇,最終基金只是增長82.16%,債務/淨資產為0.69。手套股亦一股不剩的在12月出清。(除了Supermax未入賬的以股代息)。

回想在一月疫情爆發初期,我留意到手套股作出相對的反應。直到武漢封城,我心感不妙,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把手上的股票分批全部賣出,然後慢慢買入手套股,更用RM1k來做出新嘗試,買了Kossan Call Warrant。當時我反覆思量,如果反應過敏會帶來什麼後果。手套股在一月尾時的漲幅并不大,如果疫情迅速被撲滅,回調有限,最多再買回之前賣出的股票。萬一疫情不受控制,後果可以是很嚴重的。結果,疫情在二,三月大爆發,全球股市紛紛步入熊市,唯獨因疫情得益的公司一路上升,例如手套股。

連續六個月,直到六月一日都在買入四大手套(Top Glove,Hartalega,Kossan,Supermax)。我記得當晚有人分享投資銀行異口同聲的對外宣佈為免手套股過熱,於是便調整對"孖展"的上限。六月二日,手套股只是輕微的跌幅。在六月三日早上,各大手套股都大幅下跌,Supermax更是跌停板。一來我手上的現金已不多,二來為了鎖住帳面利潤,我便賣完手上的手套股。午休後,手套股強勢反彈,收市時更是幾乎收回全部失地。當下已察覺到自己做了一個嚴重失誤的抉擇。於是在六月五日我再度買入四大手套,同時保留更多的現金讓心更定一些。可惜覆水難收,下半年縱有收益,但也非值得驕傲了。

今年第一個被賣出的是Ekovest,持股三年兩個月,分兩批賣出。分別虧損30.93%和39.68%。建築公司在在惡劣的環境下必定雪上加霜,所以首個被賣出是不二之選。再來就是Pentamaster,持股一年九個月,分三批賣出,賺幅為174.13%,171.84%和155.75%。Serba Dinamik,持股兩年年一個月,賺幅為21.5%。Carlsberg,持股一年一個月,虧損為8.95%。JHM,持股一年,賺幅為10.4%。Revenue,持股三個月,賺幅為21.2%。

美國方面,在二,三月時我也全部賣出。Nvidia,持股一年九個月,虧損21.56%。ServiceNow,持股七個月,賺幅6.53%。Alteryx,持股六個月,賺幅3.95%。IAC,持股七個月,虧損47.91%。後來不到兩個月時間美聯儲出手,全球股市谷底反彈。Nvidia,ServiceNow,IAC更屢創新高。我深知重倉手套股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於是由十月開始從新買入美股。為了達到分散投資,我大量買入三個ETF,分別是VGT,ARKK,ARKW。

VGT是投資成熟和賺錢的科技公司。以Apple和Mircosoft為首,接下來就是Nvidia, Visa, Mastercard。ARKK和ARKW則以Tesla和一些顛覆性創新的公司為首。是主動型基金,由新一代女股神Cathie Wood 領軍。個別股我則買入Xpeng和Chewy。買入 Xpeng是因為看好未來世界主要以中國為主的電子汽車市場。Xpeng和Tesla一樣不但是電子汽車,更是邁向無人駕駛。中國,日本和歐盟等都有各自的排碳計劃,當地政府都大力推動電子汽車。根據IEA的報告,電子汽車將會以每年36%成長到2030年。

Chewy是一間網上商店,主要是銷售一切與寵物有關的東西。網絡市場中的龍頭,比Amazon佔有更大的市場。CEO今年亦被Bloomberg當選50大具有影響力的創新者和領袖。

之前的策略是70%本地股;30%外國股。但截至目前,我幾乎已出清馬股。未來我都會把重心放在外國市場,重倉ETF和有限的買入個別股。個別股我則會以直接對大眾消費者的公司優先。


注:以上利潤不包括股息





Saturday, September 12, 2020

低科技公司與銀行

前陣子,我在網上看到有人質疑手套行業是低科技行業,市值規模理應低於銀行。我啞然失笑,這番言論猶如盲人摸象。

我認為,公司的產品乃其次。重要的是人,經營方式才是最重要的。若論市值,老牌罐頭湯Campbell Soup 還在CIMB 之上 (縱使病毒未爆發)。Coca Cola 更是 Maybank 的十倍市值。其他McD,Yum! Brands (KFC, Pizza Hut),Mondelez  International (Cadbury) ,哪一個不是在Maybank 之上?

如果說本地銀行是應該不及美國企業。那好,Citigroup 市值規模也在McD 之下。其他的Lehman's Brother,Bear Stearns,Merrill Lynch更是分別破產和被收購。以上的飲食業,都不是什麼高科技。對比高科技的Boeing 在2019頂峰,也不過略勝Coca Cola 一籌。

說回手套,四大天王亦非因今年疫情而跑出來的新秀。30年前,同樣是經歷過激烈的競爭(YTL 是被淘汰的對手之一)。有人預測,2023年天下太平,手套供應氾濫。在此,我大膽假設,為他們寫下未完的故事。2025年,新手們紛紛倒下,四大天王重整旗鼓,拾回失去河山。2030年,ABC病毒出現,他們再創新高。然後繼續輪迴....

每篇文章背後都有一個目的。我手持手套股,當然唱好。沒有手持手套股,當然唱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實屬不合情理。

今年特別多新手,經驗不足者,往往就容易受市面上的言論,文章而做出倉促的決定。我覺得,多讀,沉思,方能走得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DC4_inKkis&t=11s







恆~~

Friday, July 17, 2020

心之所往



本書作者李佳芯,一名演員。亦是目前TVB熱播劇集[殺手]的女主角。在預售期間我就訂購,作為她第一次出書的支持。書中的第二頁還有她的親筆簽名。

這本散文集並沒有苦澀難懂的大道理,純屬主角和讀者講述她的故事。就如一本小自傳,讓她的影迷可以更加了解她。當中有三個句子我很喜歡。

第一,只要是一直走在自己喜歡的路途上,慢一點也沒關係。相比其他演員,三十歲入行確實有一點慢。不過走對方向,付出的努力是有回報的。其中一個激勵的例子,55歲是大部分人退休的年齡,但張忠謀先生卻創辦了台積電。

第二,有目的的等待就不是浪費光陰。一名女性懷胎9個月才生產並不代表9名女性懷胎1個月就可以生產。美酒是需要醞釀的。

第三,工作上越飛得高,雙腳越需要著地。太過自以為是,終必跌下來。好比古代的皇帝因不明民間疾苦而失去江山;公司的管理層則可能久坐在辦公室而不了解顧客的需求而失去市場。

因為目前在等待的狀態而有這本書的誕生,亦可能因為如此而事業有新的景象。

恆~~

Tuesday, June 30, 2020

華爾街刺蝟投資客




許多人都覺得股票是賭博遊戲。不錯,非但股票,凡是牽涉投資的都有賭博的成份。本書最後一章引用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Keynes)的一番話- [對於完全沒有賭博天性的人來說,專業投資是無聊之至,負擔過於沉重的遊戲;然而有賭博天性的人必須為這種性格付出應有的代價]。摘錄自 "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凱因斯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僅僅是個理論派,同時也是個實踐家。個人而言,他因1929年的股災而幾乎破產,不過很快就恢復元氣。最後在1946年逝世時留下400,000英鎊遺產;在公,他則在1927 - 1945年間幫劍橋國王學院,以每年平均高於大盤8%取得豐厚的回酬。

避險基金在看漲和看跌間來回。類似創業,很多固定費用還是必須的。例如,辦公室,會計,電腦,聘請分析員等等。如果年度表現不出眾,他們是沒有辦法從利潤抽取20%的。單靠1.5%的管理費根本不足以維持開銷。名氣越大,積效越好,新資金就會源源進來。反之,就會默默落幕。

投資分三大流派。價值,成長和不可知論。傑出的投資者對股票是不會產生感情,尤其是價值投資者。他們深信只要是人就會犯錯,故此就會出現價格和價值不對稱的局面。當手中的醜小鴨變為天鵝得到世人的認同時,他們就會賣掉手中持股。成長投資者賣出的理由應是不再成長而非股價高漲,可是高回報往往令到投資者對公司產生感情而錯失賣出良機。不可知論派就左右逢源,兩邊來往。

作者對散戶往往損兵折將抱著肯定的態度。他說,理性的人都知道在運動場上不能戰勝專業的運動員。可是,憑什麼令到他們覺得在金融市場上會有例外? 另外,讀完這本書你會知道很多的投資名著。所以,要和基金經理較一長短,首先就要培養閱讀的興趣。

恆~~

Thursday, May 28, 2020

我看股票的本益比

記得我初出道時,我很天真的認為基本面好的公司就是本益比(PE Ratio)不可過高,最好在10左右,股價低過NTA,淨現金,股息率在於3~4%等等。但經過多年投資生涯,覺得這些指標雖不至於沒用,但若依照這些數據去投資,終必鬱鬱而終。

在此我想借用巴菲特的句子為佐證。他說成長是價值的一部份,所以市場并沒有所謂的價值股和成長股。他認為以普通的價格買入優質的公司才是王道,遠勝於優質的價格買入普通的公司。就在前兩年,他買入了Amazon,目前的本益比是100+。投資如駕車,永遠是眼光向前。如果太過執著於過往的數字,天下首富大多就是圖書管理員了。

可能有人會以1972年美國成長股為例。投資者不理價格,買入并持有,最終導致暴跌。不過,時過境遷,今日McDonald,Walt Disney,Coca-Cola 依然在世,市值更遠勝當年。

以目前火紅的手套股為例,我認為不會便宜,也不否認當中有投機炒作的成份。但,她們偏高的本益比是有業績來作為支撐的。如果向來有留意手套股的人,都會讀到手套是每年以6~8%成長。同時,這幾間大公司也有穩步的設廠,擴展生產線。當疫情來時,首先需要知道需求量有多少,再來就是廠家的生產量。加上石油價格暴跌,美金上升,無形中都助長了她們的利潤。簡直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有人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疫情散去後,手套股必定暴跌。可是細想下,疫情,細菌,病毒會徹底消失在地球上? 單論這個病毒,已是沒有統一的答案。有的說今年年尾會出現疫苗,有的說地球會有2/3的人中這病毒,也有的說這病毒會永遠存在。

再說其他例子。社交距離的出現,加速了在家工作的趨勢,新興行業的增長率。這些都是會大大推高本公司益比的因素。李嘉誠有一句名言,發展不忘穩健;;穩健不忘發展。這類似巴菲特的成長,價值是應該共存而非對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Uid7U-b4I

https://www.cnbc.com/2018/05/05/buffett-i-was-wrong-on-google-and-amazon-bezos-achieved-a-business-miracle.html

http://economics-files.pomona.edu/GarySmith/Nifty50/Nifty50.html

https://www.macrotrends.net/stocks/charts/MCD/mcdonalds/stock-price-history

https://www.scmp.com/business/article/3079333/li-ka-shing-profiting-early-bet-zoom-stake-now-worth-us3-billion


恆~~

Wednesday, May 27, 2020

華爾街上的經濟學家 - 成長型公司





看回這本書的購買日期,已是七年前。當時讀了一會兒覺得苦澀難懂便沒有再讀下去了。時至今日,雖仍一知半解,但總算把整本書讀完。

本書初版於1970年,如其名可以分兩個部份,華爾街和經濟學。比較難懂的部份是經濟學。當中提及通貨膨脹會侵蝕股價和公司的盈利;黃金在二次大戰後的2,30年是一個很糟糕的投資。

在此我想分享書中提及的<成長型公司vs成長型股票>,并以我的理解能力附上一些公司為例子。成長型股票就純粹是股價上升而已,所以不再描述。成長型公司則嚴格得多,縱使營業額和淨利上升,亦不一定可以歸納為成長型公司。

首先,真正的成長是循序漸進,而且是來自內部的。公司的自主性要強。收購,或因需求的增加并不能算是成長型公司。如此說來,顛覆傳統行業,帶領潮流的就可以被稱為成長型公司。隨手拈來,西方公司就很多。鋼鐵業就是徹底的非成長型公司。以馬來西亞的幾間鋼鐵公司為例,首先本身并不能創造需求,一定要建築業蓬勃才能大展拳腳。再來,鋼鐵的品牌效應很小。品牌效應小,顧客就不一定需要你。長此下去,公司的規模就很難越做越大。

腦海中,手套雖然不是什麼新科技,可是Hartalega可以算是一個成長型公司。首先她是內部成長(organic growth),並且有推出新產品(Antimicrobial medical examination glove)來和其他對手作為區分,創造需求。當然,商業社會是講求結果的。既然被稱得上為成長型公司,產品的品質就一定要被大眾接受。收益雖然不一定是每年都成長,但大部份時間都是有穩定的漲勢。

作者有提及,評估一間成長型公司就不能用傳統的本益比去衡量她。要考慮到公司未來的成長,本益增幅比會比較適合。不過,成長這兩個字的魔力太吸引人,往往投資者都會用超高的價格買入。當成長不如預期,股價調整,他們就會大失所望。這就出現了為何有些時候價值投資的成績會好過成長投資。

恆~~

Monday, May 11, 2020

大股東寫給經營者的8封信




作者是一名對沖基金經理,他在這裡講述了維權投資人(有份量股權,想公司邁向更好的投資人)和董事局的恩怨。本書分為兩個部份,前部描述了當時的情景;後部則附上當時的大股東寫給董事局的信。

八個案例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在此我想分享巴菲特和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例子。話說1960年初美國運通為一個名叫Tino De Angelis 的老千旗下的公司做擔保混了水的大豆油。這人早在此前就有提供不符法定的肉品給某聯邦校園午餐計劃和欺騙美國政府,被農業部調查的醜聞。

事件爆發後,美國運通因要賠償加上股東可能要附上無限責任而導致股價下跌近50%。巴菲特深入調查後,認為這個突發事件并無損公司的旅行支票,信用卡等業務。於是果斷大量買入,幾乎逼近自己的的投資組合三分之一。隨後更寫上一封讚美董事局的信,并鼓勵他們勇於承擔後果,寧願賠錢也不可讓公司的企業價值受損。

最後亦印證了巴菲特英明的抉擇。這場戰役讓他慢慢偏離恩師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投資方法。"中庸的價格買入優異的業務勝於優異的價格買入中庸的業務"亦漸漸在腦海中萌芽。

讀後感 - 股票可以是一張紙,也可以是一間公司的股份。視乎你的角度。

恆~~

Tuesday, April 7, 2020

偉大的貪婪 - 1929






這是一本我覺得很適合初/中級投資者閱讀的書。它既沒有技術圖,也不是教你如何選股。它是一本歷史書,由1650年紐約的前身到2008年的風暴都有提及。

它,就像TVB的大時代和創世紀。不同的是,它是真實的人物和真實的情節。2020年的動盪,有人說沖擊更深於2008年,可媲比1929年的大蕭條。所以我就分享1929年那一章。

當年的股市買賣就好像今天的房市一樣。只需給10%首期,就可以擁有那公司的股票。隨著夏天的結束,牛市也步向尾聲。1929年10月尾,股市持續下跌。最後分別在28,29單日跌幅超過10%。目前,這兩天依然是史上十大跌幅最多的日子。30日,傳聞石油大王洛克斐勒(Rockefeller)和老甘迺迪(Kennedy Senior)還有一些現金豐厚的人進場掃便宜貨,故此股市開始反彈。很快的,股市又進入新一輪的牛市。甚至胡佛總統也覺得經濟開始復甦了。

美夢只持續到1930年春天。下半年,美國實行保護主義,提高關稅而引致他國作出相對的舉動。隨著一連串不當的政策例如,貨幣供應減少導致9800家銀行倒閉;為了維持政府的開銷而提高稅務。最終導致失業率達到25%,股市跌至1932年的新低,對比1929年的高峰共下挫89%,自己也成為一屆總統。

如果這次的病情沒有見到曙光,很難相信這次的牛市可以持續下去。

https://www.cnbc.com/2020/03/31/coronavirus-update-goldman-sees-15percent-jobless-rate-followed-by-record-rebound.html

https://fortune.com/2020/04/06/jamie-dimon-jp-morgan-chase-annual-letter-coronavirus-economy/

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the-soaring-us-unemployment-rate-could-approach-great-depression-era-levels-2020-04-03


恆~~



Friday, March 13, 2020

投資演義 - 第十一篇 <過三關>



時間夜晚10時,仍在新春期間,屋外煙花,炮竹聲仍響亮。飯廳內坐著兩人,冷氣溫度在25度。一人將熱水降溫大約到85度後便倒至裝有龍井的茶壺內。浸至30秒,倒入茶海,再倒入小杯。另一人則凝視着。小恆右手一擺笑道 : "試試我在紫藤買的御品龍井。"小威道 : "我對茶道不甚了解,但這茶未飲茶香先撲鼻,確是令人醒神。"小威一飲而盡道 : "你今天叫我過來,應該不只是品茶吧。"

小恆沉重道 : "2018年,我們的投資在貿易戰和大選後受了重擊,多年累積的利潤化為烏有。要經過整整一年才回氣。現在病毒蔓延甚快,武漢已封城,新聞報導供應鏈恐怕會斷。我不想重蹈覆轍,所以我們要過三關。首先我們已減少手上的股票,尤其比重很大的Pentamaster 。提高現金比例,再來反攻為守,大量買入手套股,但不要孤注一擲在一間。當年我就是押注在Supermax上,結果三大手套 把他拋得遠遠的。今天,就把資金分散在三大公司上。最後,等風暴過去,乘坐牛市的列車。"

小威問道 : "我有個疑問。封城消息見報後,股價已然上升。這麼做,可算追高?與其追高,為什麼不乘低吸納,大量買入被打擊的股票?"小恆道 :"這個病毒的死亡率雖不及SARS ,但傳播率卻遠遠勝之。我不相信目前患者的數據,可怕的事情正醞釀著。我翻查過這幾家公司的年報,在2002-2003,2009-2010年間,業績都有明顯的成長。退一步來說,病毒如果沒有想像中的嚴重,手套的需求率依然保持在6-8%的增長。加上這幾家公司根基穩扎,靠自身實力也可以逐步上升。所以,我並沒有意願買入本地某些生產口罩的公司。當然,為了保險,我也主張將現金比例提升到50%"

小威點頭道 :"我既然把錢交托給你,就絕對信任於你。你放手去做吧!"小恆道 :"但願風暴快些平息,因為天知道你我會否是下一個病患者。"

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