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4, 2019

我投資外國股的經驗

轉眼間,在股市已過十年光景。記得數年前,有人問我可有想過投資外國股。當時我認為,投資外國股是應該的。可是必須滿足某些條件。

首先,我必須閱讀大量外國的雜誌,文章。單靠本地的The Edge 和 The Star 是遠遠不夠的。第二,資本要相當穩健,因為動用的都是外幣。而且,非當地公民也只可擁有nominee account。亦因此交易費比起本地股多出數倍。第三,要往外跑,必須累計一定的經驗。

2018年初,我嘗試動用約100美金買了一股Abbvie(醫藥股)。當中不包括25美金的交易費。美國的股息和本地不一樣,除了強制性要扣除30%稅之外,還要付費給中介(Hong Leong)和TT (Telegraphic Transfer)。真實案例就如我收到10美金的股息,扣除30%稅得7美金,再扣除10美金轉賬費。最終得到的股息是0。如果因為股息而投資外國股,我覺得沒有必要。

了解後,我開始調動比較大的資本。2018年中,我買入了Nvdia。我喜歡他們由傳統的Graphic Card公司進展到A.I汽車無人駕駛。可是經歷了貿易戰,Cryptocurrency價格暴跌和2018年十月科技股大跌後,現今已是元氣大傷。

2019年五月, 由Bill Gates 有份投資的人造肉Beyond Meat 上市。僅僅一個月,股價已由IPO 25美金漲超過100美金。分析員吩吩喊貴,不值此價。但我決定繼續持有,已有2個星期。

我和朋友談到,時常回首過去,讀些關於20年前低價買入什麼公司是沒有意義的。與其臨河羨魚,不如歸家織網。要把自己當成是投資公司而非管理層,分批或分散買入一些你覺得有潛能的公司。就如Bill Gates 既投資 Beyond Meat,同時也投資她的對手Impossible Food。同樣道理,KWSP也不只是投資在一間銀行。由於牽涉外幣,所以波動也必須留意。打個比喻,你以RM3.80兌換成USD 1 買了USD 1的股。一年後股價不變,可是兌換率卻由RM4.2 = USD 1。換句話說,你是賺了10%。

美國公司的人才,科技,市場遠非馬來西亞所能匹比。把20~30%的資金調去那兒,花時間閱讀資料,我覺得是值得的。

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