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6, 2011

Essay Of Felix Wong - Hang Fund Review 2011


恆時基金創辦已近三年。因次貸風暴而盛,歐債風暴而衰。2009年股災後,屍橫遍野,隨手點石成金,因而意氣風發。2010年,因一時貪念,判斷錯誤,買下Kinstel,虧損高達17%。到2011年,撥亂反正,重返投資正道,將Kinstel全盤售出。

在此我需要講解一番。大多數散戶會選擇售出賬面已賺的,來填補賬面虧損的。在他們的觀念,一天未賣,一天不算虧損。對此,我感到懷疑。如一間公司,兩名員工,一名生產力效率高,另一名卻不事生產。邏輯上,應該解僱後者而非前者。可是在股市上,他們卻反其道而行。我不明所以。

若論正道買賣守則,應由公司有沒有前途為前提。最基本公司本身是否有盈利。連年虧損的公司,風險太大。我還恨自己未能及早脫售。在我脫售未幾,估價就慢慢跌落到RM0.50(我平均買價是RM1.03)
售出Suncity的原因,是大股東決定將其下市,與Sunway合併再度上市。而我亦將售出得到的利潤統統投入Kpscb。原因只有一個,根據它的年度報告,我覺得它是被低估了。

至於售出Kinstel后得到的資金,我也全部投資於Pelikan。一間過百年歷史德國品牌的文具製造商。納悶的是,五年內盈利不斷,股價卻低迷不堪。可以解釋的就只有他們收購了另一間規模甚大,虧損著的文具製造商。加上歐元,美元價值逐步低落。歐災風暴,把我兩個份量最重的股打得東歪西倒,令我在2011上半年苦不堪言。但是,我并不把他們歸納與Kinstel同類。故此,我仍未出售。也因歐債風暴,加上原料成本因素,令我能合理價購入SupermaxPadini 的股份。前者為聞名世界的手套生產商,後者為本地著明服裝商,主攻收入中等階級。

我想借此分享兩個故事。由於身邊的人對股票大多一知半解﹐所以股票至今仍未脫離賭博的性質。在一天的午餐談話中﹐我堂弟問我可否有購屋的念頭。他的觀念是以60萬購入一間房屋﹐在兩﹐三年後售出﹐利潤可達20萬﹐又或者可租出以取租金。我的解釋是把錢投入股市﹐回報可能會更高。可能兩字是假設性﹐但他的房屋投資何嘗不是假設性。

我的一位好友住在Bandar Utama﹐據他提及﹐97/98年搬入。當時他的買價為三十多萬﹐假設為三十五萬。早前我上過 I property.com查詢該區房屋價格。2011年尾平均售價為一百二十萬。十三年後增值3.5倍。順帶一提﹐家父以一萬(假設數字)購買共同基金﹐十年後增值到二萬五千。論數目回酬當然差天共地﹐但以巴仙率﹐卻不相伯仲。接近10%複合增長。在股市以12%複合增長﹐不過中上之流。John Tempeton 複合增長為16%Warren Buffett 23%Peter Lynch 掌舵十三年﹐複合增長為29%

我堂弟再問﹐可是購入房屋少則三十萬﹐卻沒有理由全部投入股市中。這和我兩位好友的見解一樣﹐就是太多了﹐風險太大了。南洋前總編輯冷眼提及﹐當年他出售手上大部份的產業﹐全投入股市。數十年後﹐他慶幸他有那麼做。註: (沒有指明房屋投資非好投資)


Feluxy ~~恆

No comments: